关于加强杭州传统工艺美术的传承与发展的建议
来源:杭州萧山致公党 时间:2016/2/2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习近平总书记十八大以来治国理念的重要来源。习总书记曾多次强调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影响和重要意义。如何看待中国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也是当前的一个理论热点。习近平总书记近期对继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不仅反映了中央对文化建设的高度重视,而且彰显了其以文化复兴助推民族复兴的坚定决心。无论从中国梦的实现动力还是从中国梦的重要目标而言,都离不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杭州南宋宫廷文化历来世界有名,更有丰富的民间手工艺品种,加强我市传统工艺美术的传承与发展,既是推进杭州"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建设的主要内容,也是发展杭州旅游业的重要举措,需要进一步重视。
一、目前杭州传统工艺美术传承与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杭州工艺美术从跨湖桥文化到良渚文化至今,一直不乏精湛的传统制作技艺品种,著名的有以叶国珍为代表的南宋官窑,有刘小平为代表的根雕工艺,有王星记扇艺、天竺筷、精美的绣艺、萧山手工花边等等。2012年,杭州市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这无疑是对杭州优秀的传统工艺美术的充分肯定。杭州每年举办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展、西湖艺术博览会等吸引了国内外大批手工艺爱好者来到杭州观摩,已成为杭州品质之城的亮点。
但杭州的工艺美术在传承与发展上总体还存在着以下几方面问题:
1.从业者的文化程度整体不高
杭州的部分手工艺从业者文化程度普遍不高,走进过大学课堂进修的人数所占的比例很低,虽然每年杭州都有专业培训与职称考试,但很多手工艺者年龄较大,不适合参加考试。
2.传统工艺美术企业招工困难,手工艺人生存困难
近年来,由于经济大环境不佳,加之传统工艺美术生产工作比较清苦,企业招工困难重重,生产成本逐年增高,满足企业生存的赢利空间被极大压缩。手工艺品不仅生产耗费时间,而且流通渠道不如日用消费品顺畅。部分从业者因为从事的手工艺行业"投入大、回报低"的特点,最后陷入除非兼业否则难以谋生的尴尬境地。许多年轻人不愿意继续传承家学,从而导致相当一部分民间老艺人所掌握的许多民间独门绝技在其年事已高后面临后继无人的现状。
3.传统工艺美术行业的企业规模偏小,布局不合理
传统工艺美术制作多以家庭作坊或工作室为主,仍然维持着小作坊的生产模式,使得工艺美术品的生产过于分散,形成不了规模,也就很难形成自己的品牌。
4.从业者逐利心渐重,难以德艺双馨
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民间传统工艺行业也出现了频繁的不正当竞争现象,这在杭州也时有发生,应当成为全社会尤其是文化职能部门必须加以重视并努力着手解决的问题。
5.政府扶持、奖励的力度不够
杭州的许多民间传统文化并未纳入国家文物保护范畴,其挖掘保护工作处于听之任之的状态。即使目前各级文化部门都在着手抓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和保护工作,也仅仅停留在就申报而申报的层面。
二、传承与发展杭州传统工艺美术的建议
1.做好农村民间传统工艺的挖掘与保护工作
农村是民间手工艺的"发源地",政府应就农村民间传统工艺传承和发展工作进行专题的调查研究,建议地方党委和政府加大对农村民间传统工艺的发掘与保护力度,将更多有一定文化价值的传统工艺纳入政府扶持项目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2.培养年轻一代的传统工艺传承人
一方面,鼓励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责任单位做好民间传统工艺的宣传推介工作,并努力选拔优秀的可造之才,使更多的年轻人能够得到名师的传道授业。杭州的一些职业技术教育学校也可以相应结合我市民间传统工艺的特色, 开办一些技艺人才培养专业课程,特别是针对一些文化程度不高的从业者进行培训。另一方面,培养更多年轻的接班人、传承人。传统手工艺虽是老一辈历史遗留下来的精华,但是要把这些精华提升并发扬光大,仅靠老一辈工艺大师远远不够,无法做到传承,因此,建议政府在着手抓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申报和保护工作中,着力培养年轻一代接班人,给予年轻人信心和积极性,不要让人才流失。
3.加大政府采购、财政补贴等扶持力度
政府应加大政府采购与政府财政补贴的力度,并制定相关规范性文件,设立扶持杭州民间传统工艺的专项资金,为民间传统工艺产品开拓一个重要的消费市场,并有利于杭州传统工艺美术的品牌塑造。
4.让传统手工艺走进街道、社区和学校
建议在基层街道、社区和学校广泛开展传统工艺美术活动,使民间传统工艺为更多人所了解、所学习、所喜爱、所接受。另外,可以通过开设第二兴趣课堂等举措,使更多的工艺美术大师走进校园传授工艺、展示风采,使中小学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走近杭州民间传统工艺,学习和传承民间传统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