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G20峰会为契机 构建萧山发展新常态
来源:杭州萧山致公党 时间:2016/2/24前不久召开的区委全会提出了"以三大主线为总纲,以服务G20为机遇,阔步走在全省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最前列"的战略目标,其中的核心和重点就是服务G20,要高标准建设主会场以及周边道路、景观配套项目。铁腕推进环境整治,促进城乡环境面貌发生显著变化。精益求精抓服务保障,提升市民素质,当好东道主,向全世界展现萧山独特的风采和韵味。
而且2008年奥运会期间,北京圆满兑现了"绿色奥运"的环保承诺,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然而,现在北京持续多日出现灰霾天气。和北京一样,尽管经历过世博会的洗礼,上海的空气质量有了改善,但是现在依然灰霾漫天,似乎蓝天白云随着盛会结束而消散。G20峰会只有短短数日,峰会之后我们不能让这些成果随着峰会结束而逐渐遗忘,而是要将这些取得成果转化成为萧山未来社会经济发展新常态,这就需要区委区政府在全力服务G20峰会的同时,尽早谋划,提前思考,将峰会的短期治理措施长效化,将这些理念真正融入萧山文化之中,融入萧山人民的血脉。而且这也有利于我们争取亚运村落户萧山,实现萧山社会经济的再次腾飞。为此,建议如下:
一、构建"勤廉高效"的新常态。区委区政府要将在服务G20峰会过程中产生的好办法、好思路、好经验制度化、程序化、法定化,成为我区各部门单位今后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标准和要求。重点对在服务G20峰会中涌现出的各类突出事迹进行宣传,要创新宣传内容和形式,利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渠道扩大在青年干部职工的影响力,树立起"勤奋、廉明、高效、为民"的思想理念和工作作风,打造一支充满激情、斗志高昂、富有战斗力的干部职工队伍,以迎接更为艰辛的2022年亚运会举办任务,实现三生融合,建设美丽萧山的战略目标。
二、构建"环境优美"的新常态。要保持延续G20峰会而形成的"天蓝、水绿、山青、景美"的生态环境,要加快供给侧改革,开展去产能,建立动态适应萧山发展的产业准入目录和评估机制,加快产业转型和结构升级,从源头改善生态环境。要加强环境保护执法力度,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对环境污染"零容忍"。要巩固拆违整治成果,峰会之后仍然要加大巡查力度,对已整改的地带坚决杜绝发生新违建,并且以此逐步向全区推进拆违整治工作,使我区真正成为"无违建城市",提升城市容貌和品质,促进我区加快迈向国际化城市的步伐。
三、构建"社会文明"的新常态。峰会之后还要持续对违法行车、违章停车、占道经营、乱摆摊位、私搭乱建等各类社会不文明陋习进行整治,不能因峰会结束而放松。要在交警、城管、工商等部门单位进行整治的基础上,鼓励和动员志愿者协会等社会团体组织积极参与消灭不文明陋习活动,提升社会秩序治理水平。宣传部门要加大文明市民、文明单位的宣传力度以及对各类社会不文明陋习的曝光强度,营造全民参与、全民监督杜绝不文明陋习的氛围。
四、构建"稳健发展"的新常态。G20峰会将带给萧山前所未有的发展良机,特别是承担主会场重任的钱江世纪城。峰会之后要积极开展"筑巢引凤"工作,完善奥体中心和金融中心两大片区的城市功能,加快地铁、公交、道路等市政基础设施和学校、医院、商业等城市配套设施建设。从"土地经营城市"向"生态经营城市"转变,以一流生态吸引一流产业建设一流城市,树立"以管带路"、"基础设施带动"、"以用带"观念,带动城市发展模式品质化。围绕体育、会展、总部经济和金融等重点产业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引进一批大项目好项目,为打造会议会展之都和宜居宜业新城夯实基础,使钱江世纪城成为我区未来社会经济稳健发展的新引擎。